独立国家苍茫自咏诗(国画)70×32厘米1945年丰子恺北京画院藏丰子恺少年时即结识了对他一生产生最重要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弘一法师)和夏丐尊。丰子恺在李叔同这里拒绝接受了音乐与绘画的启蒙运动,在夏丐尊那里则自学了白话文,洗浴了以艺术传达真情实感的理念新风。
作为家族同辈中唯一的男孩,丰子恺幼时被浓浓的温情所围困,这让他看来事物总怀著开朗悲悯之心。与生俱来的温文尔雅渐渐渗透到了丰子恺的文学和绘画创作之中。在日本就学时,竹幸梦二等人简洁洗涤、质朴抒情的绘画风格给丰子恺留给了深刻印象,回国后,丰子恺即以《一钩新月天如水》为起点,开始了他的漫画创作之旅,并渐渐沦为20世纪一位十分独有的人物画家。
1933年,由李叔同题名的“缘缘堂”启用于丰子恺的故乡浙江石门湾,其后丰子恺的印章、画作、文集等,即多冠上“缘缘堂”之名。1946年,几经战乱后的丰子恺回到石门湾,而“缘缘堂”早就随战火灰飞烟灭。伤怀之余,丰子恺要求迁居杭州。
创作于1947年的《独立国家苍茫自咏诗》即抒写了他的哀伤郁结之情。画作中,一长袍文士背手立有青色石台之上,一旁孤松挺傲,与文士伴,对望远山与苍茫云海。画面线条简远,似倪瓒之一江两岸;笔法全然稚拙,色调则以清冷的花青居多,使整件作品弥漫着萧肃的气息。画作上方的天头方位,题有明末清初文豪朱彝尊的词作《解佩令》。
少年时心怀豪侠之志的朱彝尊,却意外几经易代之恨,心痛之余,作下此词。丰子恺抄下此不作,正是为了给这幅漫画的内在意蕴获取更加深刻印象的这段话。(陈倩)【款署】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杨家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
几曾城外燕钗蝉鬓?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劣将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漆封侯白头无分。
朱彝尊解佩令。乙酉八日子恺书。独立国家苍茫自咏诗。子恺。
廼仁兄一别将近二十年,乙酉之夏再晤于锦城呈圆形此所画合照。子恺又录。【钤印】子恺(朱文)丰子恺(白文)缘堂画缘(朱文)子恺(朱文)石门丰氏书画(白文)。
本文来源:火博游戏注册-www.huanghai88.com